對一個人短暫的一生而言,許多後設性的超體系疑問,最好不要去挑戰,或者不要在一開始就去挑戰這些疑惑。 理想的作法是,想辦法選擇一條阻力最小的路前進。 這是一種風險較低的參與體系方式,雖然最後的結果可能是「我這樣過了一生」,但總比一開始選擇走一條沒人走過的路,而且可能根本走不出來要好些。



不過,有些人就是跟別人不一樣,他∕她們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根本不像路的道路,而且竟然走出了一條難以形容的康莊大道。 我不是說蔡明亮,也不是王家衛,更不是李安。 我想到的是徐克。





1979年到1981年,他完成了三部作品:《蝶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影評人稱這三部片子為「混亂三部曲」,因為這三部電影的風格不但另類而且頹廢黑暗,沒有彰顯任何「善」的價值觀,而是極度延伸「惡」的想像空間。除了《蝶變》之外,另外兩部電影幾乎在華語地區都被禁演。這三部近30年前的影片,具有強烈的實驗色彩,同時華語電影中至今仍很難找到風格繼承者。許多電影後進者往往在影片中藉著一小斷的影像暗示,向徐克致敬。 這是徐克的一開始,他選擇了一條幾乎走不出來的道路。


1979年拍攝的《蝶變》,場景與美術設計,就像是困在線上遊戲某個關卡的士兵,面對看不到敵人的古戰場,卻處處顯露殺機。絕望與極度的孤寂感,彷彿片中始終戴著面具的殺手一樣,殺人之後,到底是譴責還是快感呢?冷冷的笑著,在我們看不到的面具背後。

而1980年的《地獄無門》則更加深這種生存的與死亡之間的孤寂感。這部電影探討的重心在於人類自古以來的禁忌:食人(cannibalism),英文片名為:We are going to eat you,十分貼切與忠實的傳達了徐克玩弄生死、血漿以及他的電影生命。1980年的徐克是怎樣的一個創作者呢?他選了一條沒人走的路,蒙著臉,冷冷的笑著,沿路丟著支解的屍塊和裹著眼淚的無奈人生。



1981年,徐克越玩越瘋,又拍了一部《第一類危險》,描述三名青年自製炸彈,在戲院試爆傷害無辜,一時令警方束手無策。其後,他們誤打誤撞又與軍火集團糾纏不清,雙方大開殺戒。徐克從遙遠的古城堡,戴著面具,一路冷冷的笑著,殺光並且吃下所有檔路與路過的人,天地不仁萬物如芻狗。世間沒有「善」這回事,只有「惡」,為了生存必須殺戮,但最終仍然無法生存。 冷冷的笑著,隨風消逝。 徐克後來是什麼樣的導演,創作了什麼樣的影像,大家都知道。但他一開始的創作,竟然是如此的恣意與縱慾,原來黃飛鴻的靈魂是一個想要殺光世人的蒙面殺手,而且殺人之後還要吃下敵人的首級,沒有正義,沒有武學修為,只是喜歡殺戮。

我想,徐克一開始與大多數的導演不同,他選擇了一條阻力最大的道路,冷冷的拍攝了三部他想要的電影。禁演,理所當然!但是片子私底下流通方便,甚至國外影展也頗有口碑。徐克為什麼後來都不再拍同一類型的電影?我想,近30年來我們看不到任何一部超越徐克「混亂三部曲」的影片,連徐克都無法超越,所以他和一般人一樣,選擇了一條阻力較小的道路,前進,後退,休息一下,再前進,再後退。 我說過,這是一個特殊的例子。我們只是一般人,選擇阻力較小的道路,比較妥當。 因為無論是《順流逆流》還是《七劍》,對徐克而言,都是贅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