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性知識機制變遷.JPG

 

       我的意圖並不是要處理真理的問題,而是說真話者的問題,或者說真話作為一種活動的問題:........誰能說真話、跟什麼有關、有哪些後果、跟權力有什麼關係........我們若要瞭解西方所謂『批判』傳統的根源,就要探究下列問題:說真話的重要性、知道誰能說真話、以及知道我們為何該說真話。

                       .....Michel Foucault : FEARLESS SPEECH
 

 

A.0 性的知識與機制
 

A.1 性知識


       Foucault認為,對「性」這個命題的討論:迴避「性」同時傳播「性」。意即以中性手法處理「性」,以病理化模式恐嚇肉體享樂者,以醫學專業操作達到對某些性行為方式的「嫌惡感」。換言之,為了迴避真實,遂以專業機構獨佔的方式阻止人們理性的談「性」,掩蓋真實,拒絕求知。

 

A.2 獲得知識之方法
 

A.2.1 性愛藝術


       肉體享樂本身(真實)∕肉體享樂(實踐),由真實出發去思考實踐之問題。然後予以保密──透過傳授──掌握──昇華──驅逐恐懼。

 

A.2.2 自白程序

       個人對自身行為思想之承認。透過自白程序,自省人與真實之關係。不過自白是與強制性連接思考,而非透過教育的傳授程序達成。自白嘗試連接性與真實,但是自白的表述並非表示「權力缺席」,事實上權力仍然屬於「提問且不知道真實的一方」。換言之,性知識是透過緩慢的「洩密」過程所累積出來的──形成「性享樂檔案」。

 

A.2.3 科學言說?


       由於自白程序的強制性本質,使得性知識成為專業機構的科學言說,性成為一種需要傳譯與解釋的東西。也就說當主體自白「我是誰?」之際,其實是侷限於某種內部的權力作用。因此「性科學」究係性愛藝術的某種形式?或者「享樂」不過是性科學的副產品?Foucault認為,應該認真面對那些機制加以研究。

 

A.3 性意識之機制


A.3.1 性是一種機制問題


       Foucault認為,人類透過性的符號 來瞭解自我,意即「性」成為一種「機制」的問題。同時權力並不會造成性的壓抑,而應該說哪裡有「性」哪裡就有權力。那麼該如何進行探討呢?Foucault對此提出了複雜的說明與批判。

 

A.3.2 探討


       首先,在對象上,由於權力擅長偽裝自己,往往化身為單純之應然陳述(誡命),使接受者易於容忍,因此研究者會誤將焦點置於所謂的「法權力觀」之上,Foucault否認這種觀點,認為應跳脫此一侷限性視野。其次在方法上,強調一種新的權力觀:對「力」進行一種實質的關係場域探討,而擺脫法規範形式的分析,進入一種目的觀的思考。第三,十八世紀以來研究之範圍上,有愈趨「病理化」的傾向。Foucault認為,這是因為性意識機制(肉體感受)可能具有顛覆婚姻機制(身份關係構築)之危險。第四,性意識機制在分期上相當於心理分析產生的歷史。

 

B.0 性的壓抑、解放與文明


B.1 性與壓抑假設


B.1.1 受挫的原慾


       Wilhelm Reich認為,性與權力是對立的,因此性不滿足者會導向追尋權力慾。由於毀滅可能會來自受挫的原慾(=壓抑),甚至同性戀也是一種原慾之扭曲,因此「解放」是唯一正途。

 

B.1.2 去除「多餘」


       法蘭克福學派健將Herbert Marcuse認為,有些壓抑係來自現代社會建制(例如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就是一個『多餘』的社會形式),「解放」就是將「歡愉」列為優先,此種感官會觸及「多餘」的核心,並且可藉此去除「多餘」。但是「解放」還必須結合真理而不僅為享樂主義的感官追求,否則「激情愛」所形成之不平等家庭制度反而將阻礙文明進展 。

 

B.2 是社會壓抑,而非心理壓抑?


B.2.1 性意識機制內的革命?


       Foucault批評Reich從「壓抑假設」出發,而未從性意識機制之外或其對立面進行討論,只不過是在性意識機制內所進行的戰術轉移的反攻 。Anthony Giddens亦同意此一看法。Giddens批評,其實無論Reich或是Marcuse,都將原慾視為中性(沒有在性別之間尋找差異),而且認為放縱是一種對壓抑的扭取,意即並未將性自由視為進步的象徵。

 

B.2.2 社會的壓抑?


       Giddens認為,前現代社會係利用外在體系操控,建構差異(創造偏差概念),然後藉由隔離之方式加以抽離。例如就「性」而言,以「生殖」來隔離性愛藝術──同時將女人隔離為純潔/不純潔。至於現代性的特色則是創造了「內在參照系統」,建制與自我反思連結的結果會產生羞恥感與罪惡感 。但是,性被隔離的原因並非心理的壓抑,而係社會的壓抑。因此性越是脫離生殖,越是與自我反思結合,此一壓抑系統就會迴向的承受壓力。

 

C.0 民主的親密關係


C.1 從公領域滲透到私領域?


       既然Giddens認為性的壓抑是一種「社會壓抑」而非心理壓抑,那麼必然不會由「自我實現」這個角度來談「親密關係的轉變」。因此他是由公領域的民主向私領域滲透作為策略論述。但是,公領域的民主原則如同他所描述的那麼烏托邦嗎?真的完全可溝通、參與、協商嗎?在公領域中誰決定差異?誰負責分配?因此,這個論述隱藏了一個危機:在公領域中所隱藏的統治者(通常是國家),當滲透到私領域時還會存在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這個公領域進入私領域的論述不是有些奇怪嗎?

 

C.2 自我實現的真實


       從Giddens批評Foucault偏重「論述」而忽略歷史性觀之,筆者認為由於Giddens相當重視歷史與社會變遷所造成的外在物質性影響,因此才會形成上述的看法。同樣的問題,就Foucault而言,所謂的公領域民主可能又是一種與權力同在的制度概念而已,Foucault當然會反對它──就如他反對所有形式制度、烏托邦一樣。筆者贊同親密關係逐漸轉變為「匯流愛」的民主關係,但是並不認為這是受到公領域的滲透,毋寧相信這是個人基於自我實現所獲得的真實。

.............................................................................

參考資料:


Anthony Giddens∕Christipher Pierson著,尹宏毅 譯,《現代性:紀登 斯訪談錄》,初版,2002年,台北:聯經。
 

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 譯,《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初版,2003年,台北:巨流。
 

Charles Taylor著,除文瑞 譯,《黑格爾與現代社會》,初版,1998年,台北:聯經。
 

Charles Taylor著,程煉 譯,《現代性之隱憂》,初版,2001年,北京:中央編譯。
 

J. G. Merquior著,陳瑞麟 譯,《傅柯》,初版,1998年,台北:桂冠。
 

Jorge Larrain著,戴從容 譯,《意識型態與文化身份:現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場》,初版,2005年,上海:上海教育。
 

Michel Foucault著,尚衡 譯,《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初版,1990年,台北:桂冠。
 

Nigel Dodd著,陶傳進 譯,《社會理論與現代性》,二版,2003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arrow
arrow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