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喜愛的事.jpg

 

    2019年我在學校謀了個兼任教職,重新開始教書,但沒做什麼研究,總感到自己的黃金歲月已消逝,現下的,就是做些喜愛的事,不要壓力太大,也可讓自己不要整日頹廢。

 

    得知大學同窗怡如竟在同一學校任教,我們畢業後就未曾謀面,因此嘗試聯絡一下,想說一起吃個便飯敘敘舊。第一次是在一家日式豬排店,許久未見,但彼此工作都是教授法律,談得很熱絡。怡如是三民主義研究所畢業,專攻憲法學,著作等身,很認真的一位學者。不過,她很是遺憾,任教數十年都是兼任教職,一直未謀得專任教職,無論教學或研究始終透露著一種局外人的感受。

 

    當時她罹癌不久,正在治療,知我罹癌已近十年,非常開心的熱烈討論治療與保健之道,我當時鼓勵她,繼續接受正規治療,科學日新月異,一定會康復的。

 

    她很喜歡我治療癌症時寫得網路日誌,經常上網觀看,還說我的文字越看越上癮。然後,她也寫了治療日誌,鉅細靡遺的說著治療過程,以及其間所承受的病苦。怡如始終以冷靜的科學態度面對病情,讓我很訝異,或許研究孫文學說的人真的比較堅強。

 

    隨後幾年,我們還是會相約吃飯,有時候一起在淡水河畔看看觀音山。怡如有個有趣的習慣,她每回上下課,總是從淡水捷運站步行到真理大學,她說看看風景,沿途吃點小吃,感覺很好。我說,把一切當作旅行,她點點頭,大概就是這份浪漫。

 

    後來發現,她吃飯越來越慢,身體越來越瘦。我問她,狀況不好,為什麼還要大老遠跑來教書?她笑一笑,她說教書是她這一生最感快樂的事,也是她最擅長的事,她知道自己的狀況,只希望繼續這樣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到不能做為止。

 

    今年春天,怡如離開了。我一直在想她說的那些最感快樂的事,我不敢肯定自己現在做的就是最感快樂的事。怡如看世界,很透澈,讓人不禁羨慕起她的世界。大學同學問我要不要一起送她一程,我沒有出席,感覺她早已離開這個世界了!就像我倆坐在淡水河畔,她卻在彼岸觀音山對我微笑。

 

    我同怡如不算知己,但在她離開前,互相分享了不少觀念,她說了許多對學術的憧憬,介紹我讀一些書,她甚至希望利用有限的餘生好好寫一本書,最終這個願望沒能實現。

 

    她那麼美,其實可以出一本寫真集,忘了告訴她這也是一種出書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