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訂了《宗哲對話錄》一書(王偉雄、劉創馥著,初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年),今天送達。香港的圖書出版,接觸的少,過去讀過牛津大學出版社、中華書局、中文大學出版社以及三聯書店等出版品,對照今天拿到的新書,就書的形式上而言,有共同特色,而且是好的,值得表揚的。
 
        第一,中文出版通常使用明體字【註1居多,但字型大小不一,據我所見,台灣出版品一般使用10號字型(或更大),我所讀過的幾本香港出版品(包括這本新書)卻都是使用8號或9號字型,這樣大小的明體字再配上1.5行高,就視覺上而言,遠遠優於過大的字型編輯。台灣出版業的字型編排普遍很糟,不是字型過大行距過窄,就是四周天地線配置不當,因此造成閱讀上的困難。三民書局曾經出過一個哲學輕鬆讀的系列,印刷精美,但缺點也是字型太大行高略窄。除此之外,本書的內頁選色很用心,不白不黃,剛剛好的象牙黃,對視力保健又是一番功德。簡單講,香港出版品這種形式規格,在視覺上才有辦法一目十行,而不會將閱讀的雄心困在那些擠在一起的字型堆裡。我覺得這是一個科學與同理心的問題。
.....................................
【註1中國稱宋體,緣於此字體盛行於明,傳至日本遂稱明朝體,五年代臺灣從日本引進照相排版技術連帶引進明體一詞,惟官方則稱宋體,例如教育部標準宋體,參見維基百科,「明體」詞條。

 
 
 
        第二,這本中文大學的平裝出版品只有兩百餘頁,不厚,但是卻採用了線裝(線裝製作過程較繁複,最後也是要再膠裝,故稱線膠裝較妥),非常難得!台灣現在的出版品,不知道原因,即使很厚的書,也吝於使用線裝【註2,書籍的平裝版本若僅採膠裝工法,除非買了書不讀或讀得不夠用力,否則長久讀下來,損毀散頁的機率很大。我總覺得一本平裝書,如果不是採用線裝規格來製作,總帶著一點短視、投機或不誠實的心態,甚至透露出這本書不值得用力讀或者讀完即可丟棄的意涵。總的來說,這可能是一個誠信的問題。
...........................
【註2平裝書若只採膠裝,很容易壞損,隨意舉例如下:吳庚,行政爭訟法論,元照出版(468頁)、洪鎌德,法律社會學,揚智出版(689頁)、湯晏,葉公超的兩個世界:從艾略特到杜勒斯,衛城出版(557頁)、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時報出版(563頁)、藤垣裕子編、王珮瑩譯,透視科技與社會的九道工法,群學出版(402頁)、Eric Hobsbawm著,林宏濤、黃煜文譯,如何改變世界,麥田出版(461頁)
 
 

 

        第三,封面採取上膠工法,這是對的,現在很多書籍的設計過了頭,一本沒有上過膠的書籍封面,完全經不住運送與展示過程中的碰撞與摩擦,更不要說日曬雨淋了!除了增加書籍通路處理上的不必要困擾之外,我實在看不出來那些粉採紙材質的封面究竟增加了多少美感價值。此外,這本書沒有那種我很討厭的書衣(可拆式封面),因為一旦挪開書衣,裡面的封面與書背通常完全沒處理或者僅簡易處理,很糟,祛除了書衣根本就不像是一本書了。我覺得台灣出版業這幾年太過強調封面設計,以為缺少華麗的書腰或書衣就不成設計了。這的確是一個值得再檢討的設計理念執著。

 

 
   
 
        拿到書之後,隨意讀了一個章節,不與置評。一方面這本書的印刷形式值得表揚,另一方面,書名已經告訴你是敘述兩個人的對話,對話的目的不是為了求知,觀看他人對話的目的當然更不是為了求知。前者的行為比較像是為有價值的知識提供索引,行為目的蘊涵有豐沛的宗教情懷;至於後者的行為,具體上很難講是為了什麼,總的來說比較像是一種冒險。

 
 
 

 

 

 

 

arrow
arrow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