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問家分析孔子這段話語,認為孔子這番話應該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解釋。因為孔子15歲立志學習,所以大哥認為30歲乃致力學習15年之後,應該是可以提出個人獨特見解的階段。一個人立志學習一項學問15年,如果從高中開始計算,差不多剛好取得博士學位。三十而立,然後開始10年學術研究,到了40歲也差不多精盡人亡,已經沒有能力再提出挑戰性的觀點,所謂四十不惑只是表意出一個學者研究潛力的臨界點。 如果依照這樣的解釋脈絡,接下來的解釋就會越來越符合物質性。比方說,五十知天命顯示出連自己都贊同自己老了,開始不想讀書不想思考;六十耳順,表示已經許多年不讀新的學問,即使法律有重大修正、社會出現新興法律問題,也當作是放屁,因為已經沒有討論的能力;至於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其實也就是不欲舉了,一切都只在越來越模糊的意識裡打轉或是一直想起自己某年得過書卷獎。 這樣的解釋脈絡,理論上是很科學的、甚至很病理學的思考立志學問這回事。的確很多立志學問的人,最好的、最有貢獻的作品或思想(好難)都是出現在40歲之前,因為40歲之後會比較懶惰。但是實際上很難如此科學的計算,我們都清楚知道有些神人讀書、思考、授業、解惑至死方休,令人動容。 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多少有些理想性格,以為自己的胡思亂想可以改變一些現象,即使這些改變不一定都是好的。我記得念大學的時候,有一回上民宿的時候,老師是新訴訟標的理論的支持者,一直嘲諷舊訴訟標的理論無法紛爭一次解決。同一個時間,隔壁也是上民宿,而且正好就是舊訴訟標的理論大喀,常常說新訴訟標的理論就是開封府式的審判,因為包青天只要求沈冤得雪,管你什麼標的,通通給我老包說出來。當然就民宿這門學問而言,神人輩出,法律大修那幾個年頭可謂波濤洶湧,萬人凌遲。 當然,以上的廢話,都是針對立志勤學而言。 四十而不惑,我想,意味著要清楚、正確的看待自己。30歲之前的身體,正值青春無敵,美好為人所欲,所以我們常常會觀看自己。過了30歲,身體開始不再青春,無恥的情緒開始無敵,我們開始很少觀看自己,甚至不再觀看。雖然不再觀看現存的自己,但心靈中永遠有自己的形象,並且假設自己在他者眼中的模樣。永遠將25歲的模樣烙印在認知系統中的某條交感神經深處。 即將滿43歲,所以自拍皮囊,期盼藉此移除交感神經深處的病毒。提前四十就知天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