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除了懷舊之外,說起來也帶點殘酷,因為仍然有一些固定形象,從小到老,從青澀到成熟,陪伴我們許多年。殘酷之處在於,由於某種固定形象是觀眾企求的,因此擁有這種形象的演出者他∕她必須或者不得不維持這種形象,以滿足觀眾的需求。我覺得Jennifer Aniston就是這樣的一種獨特以及被需求形象,多年來她以一種中性邊緣的性感演出,在陰性纖細與陽剛氣味之間遊移,滿足了各種不同需求的觀眾。 Aniston的螢幕形象其實已無法歸屬於特定的性別形象,她往往表現出揉合兩性或者跨性別的特徵,讓觀眾以接受她的方式重新檢視自身,無論是思考方式或是行動。無怪乎日前Aniston獲得美國同志反誹謗聯盟(GLAAD)頒給先鋒獎,表彰其長期致力於提升社會對同志、雙性戀與跨性族群的可見度與理解。 《同床異夢》(The Break-Up)這部電影,嚴格說起來是一部流暢性不足的商業電影。導演Peyton Reed似乎仍然沈湎於《愛情趴趴走》(Down With Love)的六○年代復古奢華而不可自拔,以致於創造出與整體嚴重分歧的配角短暫經典演出。該如何形容這部片子主角與配角的關係呢?這樣說吧!這部片子的配角就他∕她們演出的片段來說,統統成了主角。 明白了嗎?一部電影想要表達的言說,就這樣四分五裂、同床異夢起來,導演難道真的是在玩弄一種解構伎倆嗎?因為片名叫做瓦解(break-up),所以實質內容也必須一再地令觀眾「崩潰」?總之,每一個配角都演得極為精彩、有趣,反而是主角之間的「瓦解關係」刻畫太淺,淺到甚至有些脫離現實。好在Aniston與男主角Vincent Anthony Vaughn演技自然,沖淡了整部片子揮之不去的文藝腐化氣息,使我們稍微遠離導演所塑造的善良白人中產階級情境。稍微留意一下本片,就會發現導演理想中的芝加哥:一個有色人種也沒有。 不過,這部電影仍然給予我們不少啟發。 對於同一件事物,在兩個不同的人眼中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人與人之間所產生的許多摩擦與衝突,往往不僅是誤解與寬容可以一筆帶過。衝突其實標示出一種分離命題,顯示雙方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不過既然稱為「命題」就表示有可能為真,亦有可能為偽。所以,本片導演並未讓雙方以愛為名活在同一個世界,而是讓他們成為健康的兩個人。 「有些」情侶會因為誤會化解而再續前緣,Aniston與Vaughn是情侶,因此Aniston與Vaughn「或許」會因為誤會化解而再續前緣。這是一個「歸納」的推論,原本就會得出風險過大的假設,因此在加上「有些」與「或許」修飾之後,本片的結論與兩人破鏡重圓的結論一樣,都完全符合「歸納」的不確定性質。換句話說,面對傳統愛情電影的美好結局,我只能說「有些」人「或許」比一般人幸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