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評論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是我對《戀戀風塵》的殘餘印象,聽說當初侯孝賢還保留了四個半小時的導演版本,只是好像從來沒有公演過。這部電影1986年公演,當時我正在金門當兵,由於國防部覺得這種「兵變」的故事情節不當,所以拍攝時國防部不肯提供支援,聽說侯孝賢是在台灣找了一個很像金門的地方進行拍攝。我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空蕩蕩的戲院不到五個人,那是因為附近另一家戲院正在演《女王蜂》,聽說有露毛,的確是真的。記得在小徑(地名)有家小吃店,常常高朋滿座,因為可以一邊吃炒麵,一邊看A片。山外(地名)有家冰果店超貴,當時木瓜牛奶一杯要價六十元,仍然高朋滿座,因為服務生長的超辣、穿得很少、態度很.....植物腦優(鼻音),瞭嗎? 前一陣子在JET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美食節目,叫做《大口吃遍台灣》,主持的是一個日本人Matsu。我一看到Matsu的長相非常驚訝,因為他長的和《戀戀風塵》男主角很像。這讓我有了奇特的聯想,男主角退伍之後,忘記年少青澀的記憶,大口吃遍台灣。Matsu曾經是日本大胃王,他真能吃,而且超大口。 海島基本上就是個海島,因為憲法規定的緣故一群人聚在一起兩年,這群人有的好相處,有的很不好相處,有的人真的喜歡軍隊生活,但絕大多數只想趕快結束這兩年。不管如何,日子還是要繼續,沒有耀眼的陽光,只有淡淡的輕愁。是不是有點悶?沒錯!這就是五年級獨特的性格結構。不會大聲嘶吼,也不太抱怨周遭,其實很嚮往六○年代嬉皮的自由解放,但隨時不忘將襯衫用皮帶緊緊扎在褲襠裡。五年級真的很悶。 1986年雖然有些灰灰暗暗、不光不彩,但是很奇怪的是終其一生我都會注視著1986年,就像是Every Breath You Take這首歌傳達的信念,一點點的叛逆,一點點的憂傷,不流血的溫情主義者。 的確,要忘記60公斤與27腰,是很難。 二十一歲是個奇妙的年紀,不再是小孩子,但僅僅比成年多一歲,真是很美好的人生階段。既然如此美好,千萬不要虛度,如果可能,應該縱慾過度,如果無法過度,那也應該偶有縱慾。倘若用盡一切手段,仍然無法達到縱慾的目的,那麻煩各位至少選一部經典的情色影片作為紀念,很重要,不要選侯孝賢的。 今天是一位美女老朋友的生日,王建民五連勝送給親愛的妳,生日快樂。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每天早上起床,打開門窗,就看見綠油油的一片,順勢勾起我心中那個《戀戀風塵》的意向版本。侯孝賢這部電影,我是在金門服兵役的時候看的,記得當時整間戲院沒有超過5個人,現象世界與意向世界都充滿了戚戚然。這讓我想到了我所支持的龍隊:連敗的爛隊+現場的736個球迷,更慘的是其中600個很可能還是牛隊的球迷!我始終覺得侯孝賢的電影沒有獲得應該有的尊重,他電影中所捕捉的許多意境與感受,我這二十幾年來不斷反芻依然滋味無窮。 彷彿吹動的畫面,有些動,有些不動。 過去幾年教書騙錢,所以租了兩個單位:一書房;一臥房。一方面,讀書不見床,忘卻逸樂致力思考;他方面,休閒不見書,增強情趣溫柔他鄉。只可惜,二元對立的兩個房間形成了一個悖論:究竟是因為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臥房裡就只是睡覺而沒有其他活動?還是說因為把不到無知少/熟女,所以只好常待書房努力寫作?這兩個面相,涉及理念主體(笛卡兒稱之思維主體)與身體主體之間的因果關係辯證。 上學期教完最後一堂課後,就潛心寫作博論,希望明年完成學業。過年後,我將兩個單位合併為一單位,我拼命書寫,然後倒頭就睡,醒來吃飯,然後拼命書寫,看看支持的爛隊,再書寫........。於是二元對立的世界觀被一棒子敲醒了,書中沒有顏如玉,顏如玉是要花時間去把的。 彷彿吹動的畫面,有些動,有些不動。 希望繼續維持這樣的寫作情境,我想,很快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至於下一個階段是啥情況,雖然不是我完全可以決定的,但是我常常會意向性的前往拜訪。記得一位敬愛的老師,習慣性抓著頭皮,告誡我:「五年後,你會在哪裡?!」我當時覺得會不會想太遠?現在我終於領悟老師的卓越觀點,如果從來不想五年後的處境,或許現在的一切就不是真實的。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段往事說明了一件事,收錄於王澤鑑老師《民法總則》增訂版中的《法律的鬥爭(或譯為「為權利而鬥爭」)》(Rudolf von Jering著;薩孟武譯)完全正確。一個人若要獲得某些有價值的體驗,勢必要經過一番血戰不可。1978年的學生和2007年的學生其實狀況沒有差很多,下了課之後都會去補習。假設一個有血有肉的國中生,拿了父母給他的補習費用,卻沒有參與一般的學業補習,而是參與一個更大體系的研習,我想任何人都會肯定這是一種為權利而做出的奮鬥。 因此,在這樣的一個氛圍之下,我展開了直到國中畢業前夕才被揭穿的學習之旅。在這一段期間我絲毫沒有受到僵化教育體制的荼毒,不知道有沒有人相信,像是物理、化學、數學、英文這些科目我完全沒有唸過,連一頁都沒有。國中的時期除了電影之外,也會去冰宮晃晃,或是流連於賭博性電玩,記得有一次殺紅了眼,幾個月的儲蓄通通輸個精光,沒地方好去,只好跑到商業大樓的頂樓把時間消磨殆盡。整個少年歲月像是斷了線的風箏,渴望自由同時希望趕快長大。這個時期的寫照就像是1978年楚原執導的《蝙蝠傳奇》,讀過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古龍的故事總是在黑暗中摸索,故事裡幾乎沒有所謂的好人或大俠,而盡是一些殺戮與變態的邊緣他者,為了一些奇怪的理由殺人或被殺。 但是一個國中小鬼成不了大器,多半時間一部電影看了兩遍(那時候的電影院沒有清場制度,很符合人性)就必須準備回家。快三十年,我依然清晰的記得霓虹燈的閃爍,以及那條沈悶而又孤寂的回家路途。 1970年張徹的曠世巨作《十三太保》在台灣首映,我因為年紀太小,完全無法參與那場盛會。經過了十一年終於在我國三的時候重新放映。我當然不能放過,於是聯絡兩位熱愛武俠電影的同窗,一同體驗這份遲來的感動。細節我已經刻意遺忘,總之因為這部片子,我被抓包。家人終於瞭解,為什麼每天認真參與補習的少年只有美勞課及格。我完全不後悔,因為自由是非常主觀的價值,沒有人可以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主觀。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世界。 七○年代的電影院很有人情味,除了不清場之外,預告片放的時間長不說,而且幾乎連劇情都毫不吝嗇的告訴觀眾。1979年出品的《風流斷劍小小刀》,我光預告片幾乎就看了五次之多,但遺憾的是這部電影一直沒有看過正片。過去,電影院放國歌的時候,大家都要起立肅靜,有時候我會斜躺在座位上,雙腳放在前座的靠背,享受短暫叛國的樂趣。有些專放情色影片的電影院,也不能省略唱國歌的步驟,真是一個有趣的場景,打手槍之前還不忘表達對國家的忠誠。 真是一段奇怪的歲月,徘徊於秩序之外竟然沒有混亂的餘地,黑色的容顏竟是如此的安靜與沈穩,雖然直到1982年林慧萍才開始演唱《往昔》,雖然直到1982年4月21日羅大佑的《之乎者也》才正式出版,雖然林慧萍不是松田聖子,雖然羅大佑不是Bob Dylan。但是1978年到1981年,似乎為這個世界未來的某些改變做出了準備。 黑色是奇怪的顏色樣本,完全不透明,因此完全的尊貴。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人的記憶力很清晰,十歲以前的經歷竟然可以侃侃而談。就這點來說,我很失敗,十歲以前的事情我幾乎沒什麼記憶。我常常為此感到惶恐,因為十歲之前的「我」彷彿是個陌生人,和現在的「我」似乎關係薄弱。這種憂慮其實是整個人類的深層恐懼,因為縱使有來生,對於意識主體也無任何意義。輪迴所代表的就是完全切割,主體雖然表面上屬單一,但實際上有多少輪迴就有多少主體。無怪乎佛家會認為,輪迴是一種苦難,修道在於超脫輪迴,我想應該是無法忍受這種虛偽的主體同一性吧! 換句話說,所謂的「七世夫妻」似乎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單一主體輪迴七世就成了七個主體,每個主體依照「參與者觀點」就那麼一世罷了,參與者無法認識七世之間的主體同一性,這真是一種令人感到無限恐懼的客觀秩序! 而我對十歲以前的「我」似乎都感到模糊,我對「我」,我是主詞也是受詞,竟然在同一世都變成了兩個主體,而且似乎漸行漸遠,竟然不必死亡就輪迴了。 小的時候看電影代表某種「自由的放縱」,因為電影屬於「育樂」,育樂不同於食衣住行,育樂是一種想像,一種脫離現實的放縱。對照那個時代的灰色混沌,電影讓我們的意識暫時獲得解放。那種感覺就像是小時候讀藤子不二雄的作品《小叮噹》(Doraemon)一樣,當時的台灣社會非常貧窮,什麼都沒有,只是空氣比較新鮮罷了!但是大雄的社區真是令人羨慕,很乾淨而且很現代化,這一部分屬於「食衣住行」,應該是一種現實,但是對當時的我而言則是脫離現實。至於小叮噹則屬「育樂」的範疇,純粹是一種想像的放縱。我相信五年級的同學,都很難忘記大雄的家吧!雖然他常受到技安與阿福的欺負,但是這真的沒什麼,他有一個很現代化的家、有一隻會說話的貓、而且還保有對宜靜的性幻想,真的太足夠了。 我想這是我第一次對人性尊嚴的感受。當然,藤子不二雄在1970年創作《小叮噹》時,應該也是基於某種逸脫現實的放縱吧!在大戰結束的二三十年內,無論是戰勝國或是戰敗國,都對現實抱持著某種逃避的傾向。大家對自由與和平感到不確定,連作夢,都戰戰兢兢。 不敢夢的太遠、太脫離現實,深怕在夢中就開始質疑一切。不過,作夢的人總是比常人更清醒,無論是兩個小時的電影或是一本五毛租金的漫畫書,都是有限度的放縱,我們都深切的瞭解那些美夢都不是發生在台灣。 十歲之前的我,據說相當安靜同時熱愛閱讀........我全不記得了。有的只是隻字片語、浮光掠影罷了。 當然,還有新鮮的空氣。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但是星期三在朴子的兼課,除了連續表演6小時的興奮與疲憊之外,還伴隨著些許的惶恐與不安。因為我無法投出所謂科際對話的伸卡球,甚至我連低速的直球都無法出手。尤其是當我知道其他學校法律系的學生,是如此的競競業業,我就更替這些小朋友擔心。 這一天我從下午兩點教到晚上八點半,然後騎一個小時的機車回到住處。不知道是過度思考或是過度敏感,我通常睡不著覺。 如果以我的讀書經驗來觀察,我發覺自己雖然有低潮的時期,書懶得讀,文章懶得寫。但是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有「不時奮起」的衝動感,在衝動期間書讀很多,文章也寫很多,甚至有時候還覺得有一點點的創見出現。看著這群年輕的孩子,卻一副遊手好閒、品行不端的樣子,有時候無名火就燒了起來。電影裡春風化雨的情節為什麼在現實社會是如此的實踐困難,有時候我真的想教小學生或是國中生,遠離這些天殺的大學生。 或許是這些小朋友的父母都很爭氣,所以小朋友整天玩,沒人讀書。不過講實話,讀書確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時候要突破某個閱讀的瓶頸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記得自己大一的某個夜晚,閱讀王澤鑑老師的《民法總則》時,一時激動竟對著厚厚的書本哭了起來,我已經忘了是因為太感動?還是王老師的書太難?總之,書裡面的有些例子至今仍然記憶深刻。後來懷著一種朝聖的心情,跑去台大校本部旁聽了王老師的民法總則課程,人山人海,旁聽的學生大概是台大本班生的四到五倍,在綜合教室101,真是要得,連笑話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加上兩三百人的笑聲。我的好友「艦長」年少時讀的是世新五專新聞科,他說當時的理想是希望作個國會記者。艦長退伍之後從事出版事業,每當他出差台中時,都會在東海住一晚,然後第二天去法律學系旁聽一些課,感受與法律人一同學習的樂趣。就是那種感受,無論是在綜合教室101或是東海法律系的課堂,一種對於知識的敬畏以及朝聖者堅定的信仰。艦長老友憑藉著那一股對知識的熱情,多年後一路唸到德國法學博士學位。 我相信他懷念最多的仍然是期待明日旁聽課程的東海夜晚吧! 我常常在想,台灣法學界的學者們,應該有很大的比例是懷著綜合教室101的感動經驗,小心翼翼的編織自己的教學態度與熱情。雖然自己學習過程似乎比一般成功的人艱辛許多,學經歷與學術實力也差人一截,但是那種「不時奮起」的豪情壯志卻一直沒有消退。我突然想到1980年劉家輝主演的《少林搭棚大師》(香港片名似乎是少林三十六房續集),當別人在練少林功夫時,他只能繼續搭他的棚子,但是他最終並沒有離開少林寺,而是在搭棚過程中不斷有寺內高僧暗中指點,加上劉家輝對武學高度的熱情與毅力,還是讓他成為一代武學高僧。 也許是我自己今天連續教課6小時,太High!腦中呈現各種不同的思緒,相互交織作亂。突然想到昨天在網路上讀到一則新聞,大意是說有些人於「輕躁期」(這是一個醫學專有名詞,通常憂鬱症→輕躁期→重躁期)會產生智力增加的現象,例如某A智商增加至二○○、某B圍棋一段變為六段、某C文思泉湧到出版了一本詩集.......。 唉!我的輕躁期什麼時候才會來?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但是對於單一媒體之世代而言,似乎可以比較容易的從過去影像經驗結構中,發掘出一些對自身的影響因素,甚至是一些屬於根源的東西。而這其中,我相信「電影海報」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因此,我最近從網路上搜尋一些老電影的海報,試圖從影像的結構中能夠更瞭解自己。我常常在想,這些海報可能是我兩歲或是三歲的某一天,伏在母親的背上或是父親的胸前,好奇張望的圖像。我無法解釋某些海報為何使我產生熟悉感?是因為我從前看過這幅圖像嗎?還是因為四十多年的美學經驗讓我習慣於某種形式的美學結構?我也不知道,這超過我的專業知識領域,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只能試著去描述。 1967年出品的《大刺客》、《神劍震江湖》、《盜劍》以及1968年出品的《金燕子》,對我來講應該不至於留下任何印象才對,但是當我看到這幾部電影的海報時,確有一股難以形容的熟悉感,彷彿一碗加了古早醬油味的陽春麵。 環顧這幾張四十年前的電影海報,一個有趣的共通結構開展在我的眼前:片名都以一種立體字形顯示,像是一座山,所有的演員依序排列或圍繞在這座山四周。四十年前的台灣是一個各方面都相當貧瘠的年代,一個剛剛開始接受彩色的年代。香港邵氏電影公司通常會在海報的角落標示出一個弧形螢幕的圖示,稱為「伊士曼弧形寬螢幕」,很多年後才知道伊士曼就是柯達的創始人George Eastman。「伊士曼色彩」是一個專有名詞,強調其色彩具有鮮豔與飽和的特質。現在應該很少有弧形的電影螢幕,過去那真是個時髦的玩意,不會因為你∕妳運氣不好買了電影院角落的票就注定看不清楚。 王羽、鄭佩佩、李菁是當時的一線演員,那個時代的電影講究明星制,主要演員的肖像都是中間偏右,佔據著醒目的視覺位置。二次大戰後,一切百廢待興,兒女私情很難引起共鳴,因此都是一些戰爭殘留的腥風血雨,穿著古裝殺的難分難解。一般社會低基層也不想看文藝片,因為當時的文藝片充滿了階級意識與性別歧視,愛情永遠是有錢男人的休閒娛樂。當然也有一些幻想類型的文藝片,例如窮小子與富家女的相戀,真不知道導演與編劇是歌頌愛情的偉大?還是隱藏著一種以交媾為策略的階級鬥爭?不管是哪一種,都有些變態。 所以,清一色的武俠片,充斥在我已經遺忘的記憶邊緣。對我有任何影響嗎?如此抽象的提問,當然得不出符合論證要求的答案。只是一種被吸引的感覺。經過我的查證,其實小時候父母親很少帶我上街,但是唯一例外的就是當父母親吵架過後,母親總會帶著我去街上吃些平日吃不到的東西,像是陽春麵、肉圓、肉羹等等。我彷彿記得母親深鎖眉宇之間的憂鬱,默默的坐在一旁,而我在大快朵頤之際可能偶爾抬頭看見掛在店裡的電影海報。 或許就是處於這樣的一個複雜情境,這些圖像才會讓我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錯亂。 好久都沒有吃陽春麵了。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然除了懷舊之外,說起來也帶點殘酷,因為仍然有一些固定形象,從小到老,從青澀到成熟,陪伴我們許多年。殘酷之處在於,由於某種固定形象是觀眾企求的,因此擁有這種形象的演出者他∕她必須或者不得不維持這種形象,以滿足觀眾的需求。我覺得Jennifer Aniston就是這樣的一種獨特以及被需求形象,多年來她以一種中性邊緣的性感演出,在陰性纖細與陽剛氣味之間遊移,滿足了各種不同需求的觀眾。 Aniston的螢幕形象其實已無法歸屬於特定的性別形象,她往往表現出揉合兩性或者跨性別的特徵,讓觀眾以接受她的方式重新檢視自身,無論是思考方式或是行動。無怪乎日前Aniston獲得美國同志反誹謗聯盟(GLAAD)頒給先鋒獎,表彰其長期致力於提升社會對同志、雙性戀與跨性族群的可見度與理解。 《同床異夢》(The Break-Up)這部電影,嚴格說起來是一部流暢性不足的商業電影。導演Peyton Reed似乎仍然沈湎於《愛情趴趴走》(Down With Love)的六○年代復古奢華而不可自拔,以致於創造出與整體嚴重分歧的配角短暫經典演出。該如何形容這部片子主角與配角的關係呢?這樣說吧!這部片子的配角就他∕她們演出的片段來說,統統成了主角。 明白了嗎?一部電影想要表達的言說,就這樣四分五裂、同床異夢起來,導演難道真的是在玩弄一種解構伎倆嗎?因為片名叫做瓦解(break-up),所以實質內容也必須一再地令觀眾「崩潰」?總之,每一個配角都演得極為精彩、有趣,反而是主角之間的「瓦解關係」刻畫太淺,淺到甚至有些脫離現實。好在Aniston與男主角Vincent Anthony Vaughn演技自然,沖淡了整部片子揮之不去的文藝腐化氣息,使我們稍微遠離導演所塑造的善良白人中產階級情境。稍微留意一下本片,就會發現導演理想中的芝加哥:一個有色人種也沒有。 不過,這部電影仍然給予我們不少啟發。 對於同一件事物,在兩個不同的人眼中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人與人之間所產生的許多摩擦與衝突,往往不僅是誤解與寬容可以一筆帶過。衝突其實標示出一種分離命題,顯示雙方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不過既然稱為「命題」就表示有可能為真,亦有可能為偽。所以,本片導演並未讓雙方以愛為名活在同一個世界,而是讓他們成為健康的兩個人。 「有些」情侶會因為誤會化解而再續前緣,Aniston與Vaughn是情侶,因此Aniston與Vaughn「或許」會因為誤會化解而再續前緣。這是一個「歸納」的推論,原本就會得出風險過大的假設,因此在加上「有些」與「或許」修飾之後,本片的結論與兩人破鏡重圓的結論一樣,都完全符合「歸納」的不確定性質。換句話說,面對傳統愛情電影的美好結局,我只能說「有些」人「或許」比一般人幸運。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桂治洪這位1937年出生的香港電影導演,就偷偷的模擬了許多邊緣心靈的他者,他者可能是導演所體驗的現實,可能是躍躍欲試的幻想,可能他者並非例外而是全部,我們不知道,只能試著去體會。李安對於《色,戒》一片的拍攝動機,輕描淡寫的歸結於中年危機,只是試著找回一些年輕沒做過或不敢做的事。一個順著常理軌道而行的人,害怕自己的行止脫離社會共識的框架,極力掩蓋,極力控制,希望不要成為一個社會生活的邊緣他者,或者至少不要讓別人知道。 那種恐懼與羞恥感是一種永遠也說不出口的禁忌。 好在這不是一個無情的世界,桂治洪、張徹、徐克、李安,以各種類型片的隱性他者基因,召喚該類型的他者,兩個小時,漆黑的電影院,共享違反世俗倫常的行為、習癖甚至是邪妄。 許多電影在過去不曾觀賞過,拜一些懷舊人士的努力,我們現在很輕鬆的就可以透過DVD或是電影台追尋年輕時的一些影像片段。晚上隨興轉到緯來電影台,看了一部桂治洪1982年導演的片子:《搏盡》。「搏盡」這個詞並不是正式的用語,一般國語字典並未收錄此詞,應該是香港人的習慣用語。所謂「搏」,係指雙方相撲打鬥,例如:搏鬥;或曰用手撲打,例如:搏擊;此外又有拍擊、攫取或拾取之意。而「盡」者,所謂終點或是全部之意,意味著全力施展、毫不保留之意。因此,「搏盡」一詞,有傾全力或不計後果孤注一擲之意。有趣的是,此片之英文片名為:Godfather from Canton,對照香港上映時的片名《黃埔灘頭》,嘿嘿!商業企圖心不可言喻。 桂治洪導演的著名作品有《蛇殺手》、《成記茶樓》、《大哥成》、《邪》、《香港奇案系列》、《萬人斬》等片,他擅於處理犯罪與靈異等題材,尤其是故事背景大多選在民初軍閥割據時代。那個時期的中國正在蛻變,從一個封閉自守的帝國轉型為一個「一切都懸置起來」的後現代情境。有意思的是,中國並沒有經歷過現代歷程,而是一頭栽進權力尚未部署完成的荒謬情境。因此,那種過渡性的情境充滿了Cult片應該具備的所有要素。無論是徐克早期的《地獄無門》或是羅維、張徹甚至成龍那一系列無政府、貧瘠小鎮以及陽剛的、完全沒有情慾的盤腸大戰,都顯現出一種深邃的驚悚以及香港介於西方與東方夾縫的焦慮感。 本片故事描述碼頭工人林四海(劉家輝飾演),某次意外協助中央軍法處特派專員鄭志成(王戎飾演)脫險,因而獲鄭志成推薦加入警局工作。林四海手腕高明,深獲局長賞識而平步青雲,更仗勢警察身分,在黑白兩道為所欲為。林辭去警察職務之後,更運用自己黑白兩道之模糊身分,與碼頭總管事梅寶(楚湘雲飾演)聯盟,一龍一鳳稱霸一方。在這個時候專員鄭志成卻盯上了林四海,並且一舉消滅了林四海苦心建立的犯罪王國。不過,由於軍閥內部也時興權力鬥爭,鄭志成的頂頭上司垮台,於是軍閥大統領派出特務(詹森飾演)殺光了鄭志成的所有隨從,就在這個緊張時刻,林四海突然出現在鄭志成面前............。 故事發展至此,接下來如果顧及商業經營策略,而且要讓觀眾感覺流暢沒有突兀的話,以下兩個結果都符合故事一致性的要求:①林四海為了報仇一刀殺了鄭志成。②林四海救了鄭志成,然後找一個地方將鄭志成千刀萬剮。這兩種結局符合所謂「環鍊小說(chain novel)」的體系要求。ABCD四個作家共同創作一本小說,BCD於創作時會受到小說結構之強制,他們必須捨棄自己的信念,而服從於「陳述之一致性」。 但是,桂治洪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卻令人跌破了眼鏡。林四海這個為非作歹的黑道老大(還記得英文片名Godfather from Canton嗎?)竟然救了殺光他幫派兄弟、隨從的鄭志成。誇張的是,兩人還聯手計畫要殺特務詹森,然後........誇張到難以置信的是,林四海為了救鄭志成竟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電影最後的結局是鄭志成隻身殺入軍閥大統領的辦公室,殺了大統領,但自己也丟了性命。 林四海為何在最後救了仇敵同時犧牲自己?我們不知道有任何合理理由可以支持這樣的情節發展。這樣的故事發展無法通過陳述一致性的考驗,就好比白冰冰小姐劫獄救出陳進興放他自由一樣的荒謬!除了不合理,也與一般人的情感有違,讓我們不禁懷疑這部電影前面八分之七的情節都是虛假的煙霧,導致觀眾無法以參與者觀點進行觀察。 因為有了像這樣的一種「陳述一致性縫隙」,於是秉持合理思維的主流觀眾離開了桂治洪的故事,但是另一批接受這樣故事發展的觀眾,從四面八方的黑暗背景中被召喚出來。桂治洪藉著舊中國恐怖的魅影,回到那個貧瘠、無政府狀態的懸置情境,對著理性的社會一般大眾恣意的嘲笑,並且偷偷記下他∕她們驚慌失措的表情,留待獨自一人思考時的甜點。 真的!有些人看張徹的電影就只看殺的昏天暗地的盤腸大戰,其他部分都快轉。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一個人短暫的一生而言,許多後設性的超體系疑問,最好不要去挑戰,或者不要在一開始就去挑戰這些疑惑。 理想的作法是,想辦法選擇一條阻力最小的路前進。 這是一種風險較低的參與體系方式,雖然最後的結果可能是「我這樣過了一生」,但總比一開始選擇走一條沒人走過的路,而且可能根本走不出來要好些。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種世界圖像與心靈之間的蘊含,究竟是處於何種交互關係?Dieter Henrich認為,這不是一種形上學理論(metaphysical theory)而是一種先驗理論(transcendental theory)。所謂形上學理論,Kant稱之為:「無邊無底的海洋。」形上學的問題並不在於解答,例如上帝存在否?靈魂存在否?宇宙外延為何?必然事物存在否?確定的概念與外延與形上學的提問毫無關係。 而所謂先驗理論,Kant則定義為:發現某種使對象的先天判斷成為可能的條件,並因而證成其為先天命題之理論。Kant認為經驗之統一性詮釋了自然的統一性,因為欲理解統一性不能從「自然」著手,而應該從對於「自然之經驗」開始,才能夠理解作為經驗主體的統一性。因此,經驗的統一性詮釋了自然的統一性。但是由於經驗之統一性是人們「建構」出來的產物,此一建構過程有賴於自我意識的統一性,換句話說自我意識之統一性詮釋了經驗之統一性。反之,如果沒有相對立的自然統一性(此一統一性源自經驗之統一性),就不會有自我意識之統一性。Henrich認為,這是一種先驗理論,開展了自我意識與世界之間無法解消的統一性關係。 因此,如果我們只空談心靈活動,卻未思考其與世界圖像之關連,一定會得出一個空洞的心靈玄學。相同地,如果我們只觀看孤立的人,卻割捨與其相連結之世界圖像,那麼我們也無法獲得一個有關人的統一性理論。 《Broken Flowers》,這部中文譯名為《愛情,不用尋找》的電影,故事緣起於一封匿名的訊息,告訴年老無後的Bill Murray,他有一個成年的兒子。於是基於某種探詢血緣的荒謬情境,促使他展開拜訪過去老情人的旅程,希望能夠解開這個血緣之謎。一個與自己有血統淵源的他者,透過Murray年老力衰的情境設定,使得他經驗上的統一性詮釋了陌生他者的統一性。但是,Murray的經驗是選擇性的,如果今天他只是個年輕人,即使血統的聯繫關係可能也不會促使他主動想要擔任「父親」角色。他依照自己所剩不多的人生,嘗試將自我意識之統一性詮釋為經驗之統一性,並且更進一步打算詮釋與心靈對立事物的統一性。 血統之謎,原本不在Murray的人生規劃範圍。 而這一切串連詮釋的結果,完全是自我意識統一性所為的規範計畫,而非血濃於水的血統論述。因為,Murray並不在乎是否有個由已身所出的子嗣,他僅僅是考量自己長路將盡,自我意識驅使了他的尋子旅途。 導演Jim Jarmusch大量運用固定鏡頭的「侯孝賢」風格,來表現Murray自我意識逐漸統一性的過程。Murray凝視不確定遠方的逆光取鏡,以及幾近無情緒的形式演出,都暗示Jim Jarmusch在影片中作為第一人稱的詮釋觀點。導演嘗試帶領觀眾進入那個自我意識與自然統一性的交互過程。換句話說,這並非單純中年男人回顧過去的美學詮釋,而是描寫一個人與蘊含其心靈內世界圖像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部探討先驗理論的作品。 片名稱為:《Broken Flowers》,似乎有些濫情。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1 Thu 2007 00:00
  • 報仇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