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有一段時期,或者突興一個念頭,想要多讀些書或什麼的,這種情緒讓人對自己有所期待,選購新書前後總生愉悅之情,生命彷彿倏乎揚起重新開始的恍惚。
 

         我記得自己有一年,生活特別困難,吃頓好飯都不敢奢望,更別提買新書了,所幸學校的圖書館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至於新出版的書,就蹲在書店一隅,儘量讀完它。如果很快就讀完,這書或許也沒那麼優,買了肯定後悔;如果一直鬼打牆,那麼應該是寫得不好,買了活受罪。

 
      公立圖書館,之前一直沒光顧過,我見一老友經常使用,還分享借了不少好書。是這樣的!極少比例的書籍,一定要擁有所有權,而且絕不能外借,但資力畢竟有限買不了全部,這讓我想起另一位老友,個人藏書好幾萬冊,為了擺書,還騰出整間未隔間的屋子,過程雖勞心勞力,但坐擁寶庫,實令我輩羨慕。
 
      其實,絕大多數的書籍並沒有購買的價值。很多出版品極不誠實,亂編亂寫不說,趨炎附勢沽名釣譽者兼有,這種將新書的意義直接轉換成為資源回收的例子,族繁不及備載。有些書的確具有價值,惟各種私人原因卻不可得(如太過昂貴),或者雖有收藏價值,但閱畢即可映入心靈啟迪人心(如文學作品)或者閱讀後即可實踐一展身手(如食譜),總之絕少會回頭一讀再讀的書。凡此,就可以倚靠公立圖書館。
 
      除此之外,從圖書館借書來看,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提供參考。按若是自己所有之書,隨讀隨批任憑一己好惡,可圖書館的書是不可污損的,因此逐漸養成每一段落用力多讀幾回的習慣,久而久之,反而更有利於體會與吸收,不亦快哉!
 
      買書與借書之間,存在著一條模糊的溝渠,很難說有一套標準可供依據。這其中有一弔詭之處,究竟我們所好者是書的本身?抑或是書中所蘊涵的知識?很難言說,就不說了。
 
 

 

 

arrow
arrow

    黑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